【朱自清的资料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属连云港市),后随父迁居扬州,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朱自清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留学美国,回国后长期从事教育与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朱自清的作品以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散文领域成就突出。他的作品多关注现实生活,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爱国者,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坚持民族气节,最终因拒绝领取美援面粉而病逝,留下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遗产。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朱自清 |
原名 | 自华 |
号 | 秋实 |
字 | 佩弦 |
出生日期 | 1898年11月22日 |
逝世日期 | 1948年8月12日 |
出生地 | 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 |
家庭背景 | 书香门第,父亲为晚清秀才 |
教育背景 | 早期接受传统教育,后留学美国 |
职业 |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主要成就 | 现代散文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刻 |
代表作品 | 《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
社会贡献 | 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救国运动,拒绝美援,坚守民族气节 |
精神遗产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朱自清的一生,是勤奋治学、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生。他的文字穿越时空,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