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下一句典故

2025-09-01 18:17:27

问题描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下一句典故,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18:17:2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下一句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西汉开国名将韩信的兴衰故事。这句话原本是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同一个人有关,后来常用来比喻事情的成败都由同一人或同一因素造成。

一、典故背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完整出处是:

> “信曰:‘臣愿以身试之,若能得封侯,虽死不恨。’(刘邦)曰:‘吾为汝言之。’遂封信为大将军。……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但真正完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早见于宋代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一段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汝自为之。”

这句话的含义是: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的推荐,而他的失败也是因为萧何的建议(即吕后听从萧何的计策,诱杀韩信)。

二、典故详解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
人物 韩信、萧何、刘邦、吕后
典故内容 韩信因萧何推荐被重用,成为大将军;后因萧何建议被吕后诱杀
成语含义 事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同一个人或因素
延伸意义 强调因果关系和命运的无常

三、总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揭示了在历史和个人命运中,一个关键人物或决定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能源于同一人的判断或行为。

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也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某些事件中的“双刃剑”效应,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要谨慎抉择,因为一次选择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四、相关延伸

词语 含义
萧何 西汉开国功臣,助刘邦建立汉朝
韩信 被称为“兵仙”,最终被吕后所杀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善于用人
吕后 刘邦皇后,掌权后处理韩信

通过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也能从中汲取经验,面对现实中的选择时更加理性与审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