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的意思和典故】“昭然若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或真相非常明显,像被揭开一样清晰可见。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文学、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下面将从意思、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昭然若揭 |
拼音 | zhāo rán ruò jiē |
释义 | 形容事情或真相非常清楚,像被揭开一样显而易见。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
反义词 | 藏头露尾、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
二、出处与典故
“昭然若揭”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事之明者,如日月之照;理之正者,如金石之坚。人之明者,如昭然若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理清楚明白,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亮,像金石一样坚固。人们如果聪明,就能像看到揭开的布一样清楚地看透事情的本质。
后来,“昭然若揭”逐渐成为固定成语,用来形容事实或真相非常明确,不容否认。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描述事实清楚 | 他的行为早已昭然若揭,众人皆知。 |
强调公开透明 | 这个问题的真相已经昭然若揭,无法掩盖。 |
用于批评或揭露 | 那些谎言最终都昭然若揭,无处遁形。 |
四、适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新闻报道 | 用于揭示事件真相,强调信息的透明性。 |
文学作品 | 常用于描写人物行为或情节发展,增强故事的说服力。 |
日常交流 | 用于表达对某事的看法,强调事情的明显性。 |
五、总结
“昭然若揭”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事物的清晰性和真实性。它不仅具有历史渊源,也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总结 | “昭然若揭”意为事情真相明显,像被揭开一样清晰可见。源于《后汉书》,现多用于强调事实的明确性与不可否认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