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见洽闻出处于哪里】一、
“殚见洽闻”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见识广博、知识丰富。该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赞美一个人学识渊博、见闻广博。在现代语境中,它多用于书面表达,强调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深刻理解。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殚见洽闻”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原文为:“其言也,足以尽天下之理;其行也,足以动天下之志;其文也,足以明天下之义;其道也,足以通天下之变。故曰:‘殚见洽闻,不以自满。’”
从字面来看,“殚见”意为“尽见”,即看到的全面;“洽闻”意为“广闻”,即听到的广泛。合起来就是“见闻广博、知识丰富”。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殚见洽闻”的出处及含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殚见洽闻 |
含义 |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引用 | “其言也,足以尽天下之理;其行也,足以动天下之志;其文也,足以明天下之义;其道也,足以通天下之变。故曰:‘殚见洽闻,不以自满。’” |
字面解释 | “殚见”:尽见,看到全面;“洽闻”:广闻,听到广泛。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知识丰富、见解独到。 |
使用场景 | 赞美他人学识、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场合。 |
相关成语 |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见多识广 |
三、结语
“殚见洽闻”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与见识的高度重视,也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不断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做到“见多识广、知行合一”。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进步,都离不开这种精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