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如鼠的成语解释】“胆小如鼠”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懦弱,缺乏勇气。这个成语形象地将人的胆量与老鼠相比,突出了其胆怯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不敢行动的人。
成语详解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胆小如鼠 |
| 拼音 | dǎn xiǎo rú shǔ |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人有忧者,曰:‘吾子胆小如鼠,何以当此?’” |
| 释义 | 形容人胆量极小,遇事不敢面对,缺乏勇气。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胆战心惊、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
| 反义词 | 勇敢无畏、胆大包天、无所畏惧 |
| 例句 | 他在关键时刻总是胆小如鼠,不敢承担责任。 |
使用场景
- 在批评他人时,指出某人做事过于谨慎、不敢冒险。
- 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角色的性格特点,突出其懦弱的一面。
- 在日常交流中,形容某人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得不够勇敢。
注意事项
虽然“胆小如鼠”是贬义成语,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用于自嘲或幽默表达。但总体来说,它仍属于带有负面评价的词汇,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通过了解“胆小如鼠”的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态度与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