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及译文

2025-10-28 12:22:56

问题描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及译文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12:22:5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及译文】一、文章概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仁政”与“民心向背”的重要论述。文中通过对比“得道”与“失道”的不同结果,强调了“以德服人”、“顺应民心”的治国之道。本文旨在总结该篇的原文、译文,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其内容与含义。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内容 原文 译文
首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心论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到天理、仁义的人,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失去天理、仁义的人,只会被少数人支持。
对比论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很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很多到极点,全天下都会归顺他。
结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如果不动兵,一旦出战,必定胜利。

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一篇典型的儒家政治哲学文章,强调“人和”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孟子认为,一个统治者若能施行仁政,顺应民心,就能获得广泛的支持,从而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强盛;反之,若违背道德,失去民心,则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文章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对比,指出“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军事战略,也对现代的领导力、团队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四、现实意义

1. 领导力方面:领导者应注重道德修养,赢得下属和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2. 团队管理:团队内部的和谐关系远比外部条件更重要,只有人心齐,才能事半功倍。

3. 社会治理:政府应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五、结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虽为两千多年前的古文,但其思想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国家治理中,都应以“道”为本,以“德”服人,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与支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