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典故

2025-10-28 12:28:15

问题描述: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典故,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12:28:15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典故】“得了便宜还卖乖”是一句非常常见的汉语俗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占了便宜之后,反而表现出一副委屈、不满或自以为是的样子,让人觉得他不仅不感恩,反而还觉得自己吃亏了。这个说法虽然通俗,但背后其实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一、典故来源

“得了便宜还卖乖”并非出自某一具体的历史文献或典籍,而是源于民间语言的演变和长期流传。不过,与之相关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故事和成语。

一个较为接近的典故是《庄子·秋水》中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及《左传》中关于“得寸进尺”的记载,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某人已经得到了好处,却还想继续索取,甚至反过来抱怨。

另一个可能的来源是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情节,其中描写了一些人得势后反而装出清高、不愿接受恩惠的样子,这种行为也被认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二、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得了便宜 指得到了好处、利益或优待
表示进一步的动作
卖乖 指假装自己吃亏、委屈,或者表现得比别人更清高、更有理

整体意思就是:明明占了便宜,却还要装作自己吃了亏,显得自己很委屈、很高尚。

三、使用场景

场景 举例
日常生活 朋友帮你办事,你不仅不感谢,还说“你是不是想多赚点?”
工作场合 老板给了你加薪,你却抱怨“这钱也不多,谁稀罕?”
网络交流 有人发红包,你拿了不说谢谢,反而说“这红包太小了”

四、相关表达与近义词

表达 含义
得寸进尺 得到一点好处,就想要更多
贪得无厌 对利益贪心不足
假正经 装模作样地表现出正直或清高
不知好歹 不懂得感激他人的好意

五、总结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一说法虽然通俗,但深刻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矛盾心理:得到好处后,有些人不仅不感恩,反而表现出一种“我吃亏了”的姿态。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也常常引发他人的反感。

从文化角度看,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感恩”与“谦逊”的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因为得到了一点好处,就失去了分寸。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标题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典故
典故来源 民间语言演变,非出自特定文献
含义 得到好处后还装作吃亏,显得自以为是
使用场景 日常、职场、网络等
相关表达 得寸进尺、假正经、不知好歹
文化意义 反映感恩与谦逊的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俗语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