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之后,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满足、欲望无边的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陇望蜀 |
| 拼音 | dé lǒng wàng shǔ |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 |
| 释义 | 得到了陇地,又想夺取蜀地。比喻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 近义词 | 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欲壑难填 |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
二、历史背景
“得陇望蜀”最早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东汉时期,将领岑彭在平定陇地(今甘肃一带)后,又企图进一步夺取蜀地(今四川一带)。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扩张领土的野心,也说明了人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往往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大的利益。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得陇望蜀”多用于批评那些在事业、财富或权力上不断追求,却不知满足的人。比如:
- 一个人刚刚升职,就马上想要更高的职位。
- 企业刚刚盈利,就开始筹划新的投资,不顾风险。
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带来短期收益,但也容易导致过度扩张、资源浪费甚至失败。
四、总结
“得陇望蜀”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中贪婪心理的形象描述。它提醒我们,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也要学会知足,避免因贪心而失去更多。适度的进取是好的,但无止境的欲望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结语:
“得陇望蜀”虽为古语,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我们自身行为的一种警示。学会知足,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