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的释义】“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熟练、自如,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能力和经验,也反映了对事物掌握程度的高超。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心应手 |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 出处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 释义 | 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熟练、自如,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对某项技能或工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
| 近义词 | 熟练、得心如意、驾轻就熟 |
| 反义词 | 生疏、笨拙、力不从心 |
| 例句 | 他多年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了。 |
二、详细解析
“得心应手”中的“得心”指的是内心理解、掌握;“应手”则是指动作熟练、配合得当。整体意思是:心中明白,手上就能做到,两者相辅相成,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协调与默契。
这个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工作或技能方面:如医生手术娴熟、厨师烹饪精湛等。
2. 学习过程中:如学生在某一学科上逐渐掌握技巧,变得游刃有余。
3. 生活经验中:如处理人际关系、应对突发事件时表现出的从容不迫。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可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尤其适合在评价他人能力时使用。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形容情绪或心理状态,如“心情得心应手”是不恰当的。
- 搭配词语:可与“熟练”“自如”“自信”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结语
“得心应手”不仅是一种技能上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自信与掌控力。它强调的是通过长期积累和实践,达到一种自然流畅的状态。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拥有“得心应手”的能力,都是值得肯定和追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