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求公差的公式】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列形式,其特点是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这个差值称为“公差”。掌握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学习数列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将对等差数列求公差的方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公式与应用实例。
一、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这个固定的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例如:
数列:3, 5, 7, 9, 11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 d = 5 - 3 = 2。
二、等差数列求公差的公式
已知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公差:
公式1(已知第n项和第m项):
$$
d = \frac{a_n - a_m}{n - m}
$$
- $ a_n $:第n项
- $ a_m $:第m项
- $ n $、$ m $:项数,且 $ n > m $
公式2(已知首项和末项):
如果知道首项 $ a_1 $ 和第n项 $ a_n $,并且知道项数为n,则公差为:
$$
d = \frac{a_n - a_1}{n - 1}
$$
三、典型例题解析
| 题目 | 已知条件 | 计算步骤 | 公差 |
| 1 | 第2项为5,第5项为14 | $ d = \frac{14 - 5}{5 - 2} = \frac{9}{3} = 3 $ | 3 |
| 2 | 首项为2,第6项为17 | $ d = \frac{17 - 2}{6 - 1} = \frac{15}{5} = 3 $ | 3 |
| 3 | 第3项为8,第7项为20 | $ d = \frac{20 - 8}{7 - 3} = \frac{12}{4} = 3 $ | 3 |
四、总结
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求解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基础。通过上述公式和实例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求公差并不困难。
| 方法 | 适用情况 | 公式 | 示例 |
| 已知两项 | 知道任意两项 | $ d = \frac{a_n - a_m}{n - m} $ | 例1 |
| 已知首项和末项 | 知道首项和第n项 | $ d = \frac{a_n - a_1}{n - 1} $ | 例2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等差数列求公差的原理与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一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