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进小楼成一统原文】“躲进小楼成一统”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诗为: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躲进小楼成一统”则出自《己亥杂诗》第二百二十首,原文如下:
> 恼乱人间不自由,
> 躲进小楼成一统,
> 老夫心事日千秋,
> 独向西窗剪烛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社会动荡、思想禁锢的背景下,选择隐居避世,以求内心安宁的心态。尽管身处小楼,却仍怀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躲进小楼成一统”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的一种退隐心态。面对当时社会的压抑与思想的束缚,他选择远离尘嚣,独处小楼,以保持内心的独立与清醒。虽然表面上是“躲进小楼”,但其内心依然关注着国家命运,体现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原文与背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二百二十首 |
| 原文 | 恼乱人间不自由,躲进小楼成一统,老夫心事日千秋,独向西窗剪烛幽。 |
| 表达情感 | 对现实不满,选择隐居,但仍怀有家国情怀 |
| 时代背景 | 清代中后期,思想禁锢,社会动荡 |
| 主题思想 | 在困境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独立 |
| 文学风格 | 含蓄、沉郁,带有哲理性 |
| 与前一首对比 | 与第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激昂,后者沉静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对比可以看出,“躲进小楼成一统”不仅是龚自珍个人心境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它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