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经》出自哪里】《度人经》是道教经典之一,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这部经文在道教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灵宝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不仅内容深奥,而且对道教的修行、教义、法术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度人经》的出处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度人经》最早见于东晋时期,由葛洪整理并传世。据传为老子所著,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是后人托名之作。该经文主要讲述“度人”之理,强调通过修道、行善、积德来超度众生,体现了道教“以德化人”的思想。
在道教经典体系中,《度人经》属于“三洞”中的“洞玄部”,与《道德经》《南华经》等同属道教核心典籍。其内容涉及宇宙生成、神仙修炼、因果报应等多个方面,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度人经》在宋元以后逐渐被广泛传播,并成为道教斋醮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度人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别称 | 《度人上品妙经》、《无量度人经》 |
所属学派 | 道教灵宝派 |
成书时间 | 东晋时期(约公元4世纪) |
作者 | 托名老子,实际为后人编撰 |
内容主旨 | 强调“度人”之道,提倡修道、行善、积德以超度众生 |
经典分类 | 属于“三洞”中的“洞玄部” |
影响范围 | 对道教修行、教义、法术及斋醮仪式有深远影响 |
流传情况 | 宋元以后广泛传播,成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 |
三、结语
《度人经》作为道教经典之一,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宗教地位,也在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了解其出处与内容,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道教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