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向牛头充炭直是什么】“系向牛头充炭直”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原句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句话的意思是:卖炭的老翁用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布来抵偿炭的价值,而这些布料被系在牛头上,作为交换的代价。
这句诗通过描绘卖炭翁与宫市(唐代一种由官府控制的市场制度)之间的交易,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艰难处境,以及官府对百姓剥削的现实。诗中“系向牛头”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卖炭翁在交易中的无奈与卑微。
“系向牛头充炭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卖炭老翁将自己辛苦所获的炭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官府,所得的报酬仅仅是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布,并将这些布料系在牛头上作为交易的象征。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卖炭翁的贫困与无助,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府对百姓的压榨与不公。
表格说明: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作用 |
系向牛头 | 将布料系在牛头上 | 《卖炭翁》 | 表现交易过程与卖炭翁的卑微 |
充炭直 | 抵偿炭的价值 | 《卖炭翁》 | 揭示交易不公与百姓受压 |
半匹红纱一丈绫 | 卖炭翁所得的报酬 | 《卖炭翁》 | 反映物价不公与生活艰辛 |
卖炭翁 | 诗歌主人公 | 白居易《卖炭翁》 | 象征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 |
注: 此内容为原创总结,结合诗歌背景与文学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系向牛头充炭直”的含义及背后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