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是什么意思】“异曲同工”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文心雕龙·通变》:“故张衡《西京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夫说理而无文,胜于无文;有文而无理,胜于无理。然则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斯之谓也。……若夫作者,志气而已。志气不修,而徒事辞藻,是谓‘异曲同工’。”原意是指不同的曲调演变为同一首乐曲,后引申为不同的做法或方式达到相同的效果。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方法、途径上虽然不同,但最终目标或结果却是一致的,强调的是“殊途同归”的智慧和效果。
“异曲同工”指的是不同的路径或方法,却能达到相同的结果。它强调的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体现了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这一成语常用于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多个领域,表示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共同目标的智慧。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异曲同工 | 
| 拼音 | yì qǔ tóng gōng | 
| 出处 | 《文心雕龙·通变》 | 
| 原义 | 不同的曲调演变为同一首乐曲 | 
| 引申义 | 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相同的效果 | 
| 用法 | 用于形容多样化的做法达成一致的结果 | 
| 近义词 | 殊途同归、异途同归、殊途一致 | 
| 反义词 | 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各执一词 |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 | 
| 示例 | 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谓“异曲同工”。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异曲同工”的含义及其应用。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追求和谐与统一的思想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