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

2025-09-18 16:01:48

问题描述: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6:01:48

寄黄几复典故出处】《寄黄几复》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1080年(元丰三年),当时黄庭坚在德州(今山东)任职,因思念好友黄几复而作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黄庭坚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沉的情感。

一、诗作背景与内容简述

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好友,两人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关系密切。黄庭坚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抒发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也有对自身漂泊无依的感慨。

二、典故出处分析

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并未直接引用大量典故,但其诗风含蓄,语言凝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情感寄托。以下是对诗中可能涉及或体现的文化背景及典故的总结:

诗句 意象/典故 解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 地理对比 表达二人相隔遥远,空间距离之大象征友情深厚
“寄雁传书” 雁传书信 古代常用雁作为传递书信的象征,表达思乡或寄情
“桃李春风一杯酒” 春景与友情 表现昔日共处时的欢乐时光,对比如今的孤寂
“江湖夜雨十年灯” 夜雨与孤独 象征多年漂泊、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
“持家但有四立壁” 四立壁 形容家徒四壁,生活清贫,表达对友人境遇的关切
“治病不蕲三折肱” 三折肱 典出《左传》,比喻经验丰富,此处反用,表示不求功名
“想见读书头已白” 白发读书 表现友人勤学不辍,岁月沧桑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典出《玉树后庭花》,象征亡国之音,暗含对时局的忧虑

三、总结

《寄黄几复》虽未大量使用传统典故,但通过自然意象、生活细节以及历史文化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诗中所体现的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黄庭坚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诗中意象和可能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梳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庭坚的创作意图与作品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