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

2025-09-21 15:01:23

问题描述: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15:01:23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北山移文》是南朝文学家孔稚珪所作的一篇讽刺文章,借“移文”之名,揭露了当时士人虚伪、趋炎附势的风气。文章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北山”拟人化为一个被欺骗者,指责那些曾经隐居山林、自称高洁的人,在朝廷招揽时却纷纷出仕,背弃初心,表现出极大的讽刺意味。

一、

《北山移文》通过虚构的“北山”对“负心人”的谴责,表达了作者对士人道德沦丧、言行不一现象的不满。文中批评了那些表面清高、实则贪图名利的士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名利至上”的不良风气。文章语言犀利,讽刺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夫以耿介拔俗之资,而屡动于尘网。” 那些本应超凡脱俗、品行端正的人,却屡次陷入世俗的纷扰之中。
“彼乃安于其位,而忘其所守。” 他们安于自己的职位,却忘记了自己应有的操守。
“岂不哀哉!” 真是可悲啊!
“若乃孤峰绝岭,白云幽谷,松柏参天,泉石鸣玉。” 像那孤峰绝岭、白云缭绕的幽谷,松柏参天,泉水潺潺,石声清脆。
“此山之灵,岂能无言?” 这座山的神灵,怎能无话可说?
“今有某人,昔隐于此,志在丘壑,心存林泉。” 现在有一个人,过去曾在此隐居,志趣在山水之间,心怀自然。
“一旦得禄,便弃旧业,趋炎附势。” 一旦得到官职,就抛弃了过去的志向,投靠权贵,追逐利益。
“遂使山灵失色,草木含悲。” 于是让山中的灵气黯然失色,草木也感到悲伤。
“呜呼!世之士人,多如此类。” 唉!世上很多士人都是这样。
“虽欲自新,何以赎罪?” 即使想重新做人,又如何弥补过失呢?

三、文章特点总结

- 讽刺性强:全文以“移文”形式,对士人的虚伪行为进行辛辣讽刺。

- 语言生动: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思想深刻:揭示了士人道德滑坡、追求功名的现象,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 结构严谨:开头点题,中间展开,结尾升华,层次分明。

四、结语

《北山移文》虽为古代作品,但其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做一个真正有操守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