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其功于一役什么意思】“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原意是指把全部的功劳都集中在一次行动上。现在多用来形容在一次行动中试图完成原本需要多次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强调的是“一次性成功”的想法。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毕其功于一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楚子曰:‘此战也,非尔所知也。’乃退。郑人又请,楚子弗许。于是晋师来救,郑人复叛。楚子曰:‘吾将毕其功于一役。’” |
释义 | 把全部的功劳或成果集中在一个行动或事件中完成。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那些希望一次性解决复杂问题的做法,常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一蹴而就、一举成功 |
反义词 | 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
二、使用示例
1. 正面用法(较少)
- “他希望通过这次项目,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改变公司运营模式。”
- 此处表示希望一次性完成目标,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风险较大。
2. 负面用法(常见)
- “这种做法太冒险了,想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反而失败了。”
- 表达对急于求成行为的批评。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毕其功于一役”往往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许多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积累经验,而不是寄希望于一次行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在改革、管理、教育等方面,过于急躁的态度容易导致失败。
因此,成语“毕其功于一役”提醒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应保持耐心,分阶段推进,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把全部功劳集中在一次行动中完成 |
出处 | 《左传》 |
使用态度 | 多为批评性用法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做事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毕其功于一役”虽然听起来有“果断高效”的感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是不现实的。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理性地制定计划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