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是什么意思】“拭目以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结果的期待或关注。它传达出一种“等待观察、静候结果”的态度,通常带有一定的谨慎或观望意味。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使用场景 |
拭目以待 | shì mù yǐ dài | 擦亮眼睛等待着看,表示对某事的结果充满期待或关注。 | 常用于新闻报道、评论、演讲等场合,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对事件发展的关注。 |
二、来源与出处
“拭目以待”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明主者,不恃其不我欺也,而恃其不可欺也;不恃其不我犯也,而恃其不可犯也。故曰:‘拭目以待,天下之大,何所不有?’”
虽然具体的出处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但“拭目以待”作为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对某种未来结果的关注和期待。
三、用法与例句
句子 | 解析 |
他这次创业失败了,但我们拭目以待他能否东山再起。 | 表达对他未来可能成功的一种期待。 |
对于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大家拭目以待。 | 表示对政策效果的观察和等待。 |
这场比赛胜负未分,观众们都在拭目以待。 | 描述观众对比赛结果的期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等待观望、静候佳音、拭目而待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拭目以待”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随意的对话中使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期待”和“观察”,而非单纯的“等待”。
六、总结
“拭目以待”是一个表达对未来结果期待和关注的成语,常见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它不仅表达了对事情发展的兴趣,也隐含了一种审慎的态度。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