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配套的目录性文献,由纪昀(纪晓岚)等学者主持编撰。该目录不仅对《四库全书》所收书籍进行了分类和介绍,还对每部书的内容、作者、版本、价值等进行了简要评述,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一、
《四库全书总目》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每部下设若干类目,共计209类。其编纂目的是为了系统整理中国古代典籍,便于查阅与保存,并为后世提供一部权威的图书目录。
该目录不仅收录了大量古代经典著作,也包括一些较为冷门或地方性的文献,体现了当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它在分类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如将“小学”单独列为一类,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视。
此外,《四库全书总目》在编写过程中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部分书籍因涉及敏感内容而被删减或禁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全面性。
二、《四库全书总目》结构一览表
类别 | 名称 | 内容概述 | 特点与意义 |
经 | 易类 | 包括《周易》及相关注释、解说类著作 | 儒家经典之首,反映古代哲学思想 |
书类 | 涉及《尚书》及其相关研究 | 记载上古历史与政治制度 | |
诗类 | 各种《诗经》注疏与研究 | 体现古代文学与礼仪制度 | |
礼类 | 关于礼制、礼仪、礼学的研究 | 反映古代社会规范与文化传统 | |
春秋类 | 对《春秋》及三传的整理与评论 | 体现儒家对历史事件的道德评判 | |
论语类 | 《论语》及相关研究 | 儒家思想的核心文献 | |
史 | 正史类 | 二十四史及其他正统史书 | 中国历史记载的主流体系 |
编年类 | 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 | 如《资治通鉴》等 | |
纪事本末类 | 以事件为主线的史书 | 更具故事性和可读性 | |
别史类 | 非正统但有价值的史书 | 补充正史不足,丰富历史资料 | |
子 | 儒家类 | 儒家学派的各种著作 | 反映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兵家类 | 兵法、军事理论等 | 包括《孙子兵法》等著名军事著作 | |
农家类 | 农业技术、农事经验等 | 关注民生与生产实践 | |
医家类 | 中医经典与医学理论 | 体现古代医学成就 | |
集 | 别集类 | 文人个人文集 | 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 |
总集类 | 收录多位作家作品的合集 | 如《文选》《全唐诗》等 |
三、结语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清代文化整理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与目录学发展的巅峰之作。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源,也为现代学者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尽管受时代限制,部分内容存在局限,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