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藉第令毋斩的藉第的意思

2025-09-29 09:16:26

问题描述:

藉第令毋斩的藉第的意思,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9:16:26

藉第令毋斩的藉第的意思】“藉第令毋斩”的出处来自《史记·陈涉世家》,原文为:“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我们)不被处死,但戍边而死的人也占十分之六七。”

其中,“藉第令”是一个文言虚词结构,常用于假设条件句中,表示“假使、纵然”的意思。“藉”在这里是“假使、即使”的意思;“第”在古文中有时作“只、但”讲,或作为语气助词,表示让步;“令”是“让、使”的意思。因此,“藉第令”整体可理解为“即使……也……”。

“毋斩”则是“不要杀”的意思。

2、直接用原标题“藉第令毋斩的藉第的意思”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形式)

一、

“藉第令毋斩”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陈胜吴广起义前的一段话,表达了他们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其中“藉第令”是文言虚词,用来表示假设条件,意思是“即使……也……”,而“毋斩”则是“不要杀”的意思。

整句话“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可以翻译为:“即使(我们)不被处死,但戍边而死的人也占十分之六七。”这反映了当时戍边士兵的高死亡率,也体现了陈胜吴广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二、关键词解析表

词语 拼音 含义 文言解释 现代汉语解释
假使、即使 表示假设条件 即使
只、但、语气助词 表示让步 只、但
lìng 让、使 表示动作 让、使
不要 表示否定 不要
zhǎn 动词

三、句子解析

- 原句: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现代翻译:即使我们不被处死,但戍边而死的人也占十分之六七。

- 语境背景:陈胜吴广因大雨延误了服役期限,按秦法应处死。但他们认为即使不死,也会因戍边而死,因此决定起义。

四、文化背景补充

“藉第令毋斩”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文言句式,更反映了秦朝严苛的法律制度和人民的苦难生活。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的行动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结语

“藉第令毋斩”中的“藉第”是文言虚词,用于表达假设与让步,体现了古人语言的精炼与深意。通过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涵,也为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帮助。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文言词语或历史事件,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