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什么意思】“公而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以公共利益为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个成语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公 | 指公共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 |
而 | 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 |
忘私 | 忘记了个人的私利 |
整体意思:在面对事情时,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个人得失。
二、出处与用法
“公而忘私”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公而忘私,清而寡欲。”意思是忠诚的臣子不会侍奉两个君主,贞洁的女子不会嫁给两个丈夫;他们为了大义,可以忘记个人利益,保持清白节操。
现代使用中,“公而忘私”多用于赞扬那些为国家、社会、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如科学家、医生、教师等。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公正无私、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
反义词 | 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自私自利 |
四、适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表扬先进人物 | “他公而忘私,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 |
描述职业精神 | “医生应具备公而忘私的职业操守。” |
颂扬英雄事迹 | “抗战时期,无数将士公而忘私,英勇献身。” |
五、总结
“公而忘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强调在面对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时,选择以集体、国家、社会为重。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理解“公而忘私”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责任,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