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什么意思】“好逸恶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安逸、厌恶劳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只想享受生活的人。
一、成语释义
- 好逸:喜欢安逸的生活。
- 恶劳:厌恶劳动和辛苦的工作。
- 整体含义:指人贪图安逸,不愿付出努力,对劳动感到厌烦。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人之性也,好逸恶劳。”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用于批评懒惰、不思进取的行为。
- 近义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拈轻怕重
- 反义词:勤劳刻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教育场合 | 老师批评学生:“不要好逸恶劳,要努力学习。” |
工作环境 | 领导指出员工:“公司需要的是踏实肯干的人,而不是好逸恶劳的人。” |
社会评论 | 文章中提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逸恶劳的心态不可取。”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好逸恶劳则被看作是败坏家风、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行为。古人常说“天道酬勤”,强调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成功与尊重。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好逸恶劳 |
拼音 | hào yì è láo |
含义 |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批评懒惰、不思进取的人 |
近义词 |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
反义词 | 勤劳刻苦、任劳任怨 |
文化意义 | 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反对懒惰思想 |
通过了解“好逸恶劳”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应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陷入懒惰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