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员外郎是什么】“工部员外郎”是古代中国官职名称,属于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工部中的一个官职。在不同的朝代中,这一职位的职责和权力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属于中级官员,主要负责与工程建设、水利、交通等相关事务。
一、
“工部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个职位,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延续至明清。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国家的工程、水利、交通、建筑等事务。该职位通常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属于文官体系中较为重要的职位。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员外郎”是“郎中”的副手,属于次一级的官员,但依然拥有一定的实权。随着时代发展,这一职位逐渐被现代行政体系所取代,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工部员外郎 |
所属部门 | 工部(古代六部之一) |
起源时期 | 隋唐时期开始设立 |
职责范围 | 工程建设、水利、交通、建筑等 |
官阶等级 | 属于“员外郎”,为六部中较低一级官员 |
任职条件 | 多为进士出身,有一定政治背景 |
权力大小 | 具有一定实权,但低于“郎中” |
历史沿革 | 唐宋元明清均有设置,清末废除 |
现代对应 | 工程、建设、交通等政府部门的中层干部 |
三、结语
“工部员外郎”虽已不再存在于现代官制中,但它是中国古代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视。了解这一职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与社会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