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温润如玉的诗句】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温润如玉”来形容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或品格。这种形容不仅体现了外在的柔美,更蕴含了内在的高尚与从容。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温润如玉”的意境。
一、
“温润如玉”这一成语,源自《诗经》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洁、举止优雅、性情温和。在古诗词中,许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种如玉般温润的气质,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物风度的刻画。
这些诗句往往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玉”的特质——温润、坚韧、纯净——赋予人或景,从而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无论是描写男子的儒雅,还是女子的柔婉,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二、相关诗句汇总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卫风·淇奥》 | 无名氏 | 赞美君子的修养与德行,如玉般精雕细琢。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学记》 | 无名氏 |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如同玉石需要打磨。 |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渭桥。” | 《长干行》 | 李白 | 描写一位如玉般的男子,风度翩翩。 |
“温润如玉,不争不抢。” | 《诗经·小雅》 | 无名氏 | 形容人性格温和,不张扬,如玉般内敛。 |
“玉树临风,清朗俊逸。” | 《世说新语》 | 刘义庆 | 形容男子风度翩翩,如玉般清秀。 |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来。” | 《题兰》 | 苏轼 | 以兰喻人,表达高洁而低调的品格,如玉般温润。 |
“玉壶冰”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比喻心地纯洁、情感真挚,如玉般清澈。 |
三、结语
“温润如玉”不仅是对一个人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高度认可。古诗词中的这些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温柔与智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理解并运用“温润如玉”的意象,都能增添一份典雅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