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是什么意思】“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山川壮丽或气势雄伟的景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原意是形容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地势如虎盘踞、龙蜿蜒,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和宏伟气势。
在现代汉语中,“虎踞龙盘”多用于描写城市、山川或建筑群的壮观与雄伟,也常用来比喻某种强大的势力或不凡的气派。
“虎踞龙盘”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老虎蹲着,龙盘绕”,引申为地势险要、气势磅礴。它常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可用来形容人物或组织的强大与威严。该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表格:虎踞龙盘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
原意 | 形容南京地势如虎盘踞、龙蜿蜒,地势险要 |
引申义 | 地势险要、气势雄伟;也可比喻强大势力或非凡气派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地理形势、城市景观或人物气势 |
示例 | “南京自古就是虎踞龙盘之地,历史悠久。” |
文化意义 | 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体现古人对自然与地理的深刻认识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新闻报道、旅游宣传等场合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虎踞龙盘”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