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拼音及意思是什么】“罄竹难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写尽。下面我们将从拼音、词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完了也写不完,比喻事情(多指坏事)非常多,无法全部记载。现在多用来形容罪行极其严重,数量众多,难以一一列举。
该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常用作谓语或定语,语气较为沉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中常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词义 | 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写尽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罄竹难书,其罪恶之多,不可胜数。” |
用法 | 常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罪行、过失等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 |
例句 |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最终被判处死刑。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竭无余 |
反义词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微不足道 |
使用场合 | 正式、书面语,多用于批评、谴责、新闻报道等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负面事件,避免用于正面评价 |
三、注意事项
- “罄竹难书”虽然字面意思是“竹子用完了也写不尽”,但实际使用时更强调“罪行多得写不完”,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书写困难。
- 在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
- 该成语感情色彩强烈,适用于正式或严肃的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