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什么含义】一、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表面上是借古抒怀,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与对朝廷重用的期盼。
“持节”指的是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象征着权威和使命;“云中”是汉代的一个郡名,这里泛指边远之地;“冯唐”是汉代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曾为魏尚辩护,最终被汉文帝任用。整句的意思是:“我手持符节,守在边远之地,何时才能像冯唐那样被重新启用呢?”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一样,不计前嫌,重用人才,实现自己的抱负。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原文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字面意思 | 手持符节,在边远之地,什么时候才能像冯唐一样被派遣出去? |
| 词义解析 | - 持节:持着使节,象征使命与责任 - 云中:地名,泛指边远地区 - 冯唐:汉代贤臣,曾为魏尚辩白,后受重用 |
| 表达情感 | 抒发了作者对自身被贬、不得重用的不满,以及渴望被朝廷重新启用的愿望 |
| 借古抒怀 | 借冯唐之典,表达自己虽遭贬谪,但仍怀有报国之志 |
| 主旨 | 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不甘沉沦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
三、结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苏轼内心世界的写照。它体现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期待,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文人对国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