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翁媪是什么意思】“翁媪”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文学或古文中,用来指代年老的夫妻。其中,“翁”指的是年长的男性,“媪”则指年长的女性。这个词多用于描写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家庭关系或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和文学性。
一、词语总结
| 词语 | 翁媪 |
| 拼音 | wēng ǎo |
| 含义 | 指年老的夫妻,男为翁,女为媪 |
| 来源 | 古代汉语,常见于文学作品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老年夫妇的生活状态或社会形象 |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体现传统家庭观念 |
二、详细解释
“翁媪”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可追溯至《诗经》等古典文献中。在古代社会,家庭结构以“父慈子孝”为核心,而“翁媪”则象征着家庭中的长辈,是家庭稳定和延续的重要角色。
- “翁”:本义是指父亲或祖父,后引申为年长的男性。
- “媪”:原意是母亲或祖母,后泛指年长的女性。
在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翁媪”常被用来描绘乡村生活、田园景象,或是表达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注。例如: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空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白居易《观刈麦》
在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翁媪”,但“妇姑”、“贫妇人”等形象与“翁媪”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对老年夫妇生活状态的关注。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如古文、诗词、小说中描写老年夫妇的生活。
2. 社会观察:用于描述农村或传统家庭中老年人的角色。
3. 文化研究:探讨古代家庭结构与伦理观念。
四、注意事项
- “翁媪”属于较为文雅的词汇,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正式写作中,若需表达“老年夫妇”,也可使用“老夫妻”、“老人”等更通俗的说法。
- 该词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翁媪”不仅是简单的词语组合,更是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与描绘。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