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是什么】慈姑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它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备一定的药用功能,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慈姑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基本信息。
一、慈姑的基本介绍
慈姑,学名:Sagittaria pygmaea,又称“剪刀草”、“慈菇”等,属于泽泻科植物。它的根茎肥大,呈球形或卵形,外皮为褐色,内部为白色,口感脆嫩,略带甜味。慈姑多生长在浅水区域或湿润的田地中,通常在秋季成熟。
慈姑不仅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还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
二、慈姑的主要特点
| 特性 | 内容说明 |
| 植物类别 | 水生植物 |
| 学名 | Sagittaria pygmaea |
| 别名 | 剪刀草、慈菇、水芋 |
| 生长环境 | 浅水、湿润土壤 |
| 可食用部位 | 根茎(球茎) |
| 食用方式 | 炒食、煮汤、炖菜 |
| 营养成分 | 富含淀粉、维生素C、膳食纤维 |
| 药用价值 |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润肺止咳 |
三、慈姑的食用与药用
1. 食用方面:
慈姑的根茎可直接炒食、煮汤或做凉拌菜。因其质地脆嫩,口感独特,常用于地方特色菜肴中,如“慈姑炒肉片”、“慈姑炖鸡”等。
2. 药用方面:
在中医中,慈姑被认为性寒、味甘,归肺经,主要功效包括:
- 清热解毒
- 利尿消肿
- 润肺止咳
- 解毒散结
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水肿、咳嗽等症状。
四、注意事项
虽然慈姑营养丰富,但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慎食。此外,未成熟的慈姑含有一定毒性,需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总结:
慈姑是一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其根茎可作蔬菜食用,具有清热、利尿等功效。了解慈姑的特性与用途,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天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