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释义】“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马虎,或者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掌握表面现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献,后来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用来批评那些处理问题不够严谨、缺乏细致思考的人。
在日常交流中,“粗枝大叶”既可以作为贬义词使用,也可以在某些语境下带有轻微的调侃意味。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认真检查细节,导致错误发生,别人可能会说他“做事太粗枝大叶”。
为了更好地理解“粗枝大叶”的含义及其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粗枝大叶 |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粗枝大叶,不修小节。” |
| 本义 | 原指树木的主干和大枝,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整体情况。 |
| 引申义 | 后引申为做事不细致、马虎、只抓大方向而忽略细节。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工作态度,也可用于描述文章、论述等。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二、常见用法示例
| 句子 | 解释 |
| 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经常出错。 | 表示这个人做事不细致,容易犯错。 |
| 这篇文章内容虽然全面,但写得有些粗枝大叶。 | 表示文章结构完整,但细节不够丰富。 |
| 别这么粗枝大叶,事情要仔细想想。 | 对他人提出建议,希望其更加细致。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粗心大意 |
| 反义词 | 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
四、使用场景
| 场景 | 使用说明 |
| 工作场合 | 批评同事或下属做事不够细致。 |
| 学习环境 | 教育学生注重细节,避免粗心。 |
| 日常交流 | 朋友之间调侃对方做事不够周到。 |
五、总结
“粗枝大叶”这一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事物只关注表面、忽略细节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细致入微的思考和行动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粗枝大叶”,培养严谨、认真的习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行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