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干戈什么意思】“大动干戈”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双方因矛盾激化而采取激烈对抗的行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场景,用来比喻大规模、激烈的冲突或争斗。
一、成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大动干戈 |
| 拼音 | dà dòng gān gē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大动干戈,以战为务。” |
| 含义 | 比喻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或激烈斗争。 |
| 用法 | 通常用于描述国家、团体或个人之间因矛盾而发生的严重冲突。 |
| 近义词 | 兵戎相见、刀兵相见、大打出手 |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息事宁人、偃旗息鼓 |
| 例句 | 国家间因领土问题大动干戈,导致局势紧张。 |
二、详细解释
“大动干戈”中的“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干”指盾牌,“戈”指长柄武器,合起来代表战争。因此,“大动干戈”原意是指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后来引申为形容双方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强调冲突的严重性和规模。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激烈争吵或竞争。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国际关系:两国因政治分歧大动干戈,引发地区动荡。
2. 企业竞争:两家公司因市场争夺大动干戈,展开激烈竞争。
3. 家庭矛盾:夫妻因误会大动干戈,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四、注意事项
- “大动干戈”一般用于较为严重的冲突场合,不宜用于轻微争执。
- 在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比喻非物理意义上的“战斗”,如辩论、竞争等。
- 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其字面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动干戈”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更是一种对激烈冲突的生动表达。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