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的原文】一、文章总结: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末夏初时大林寺中桃花盛开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比山下与山上的花期差异,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原文展示:
>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内容解析:
| 诗句 | 释义 | 意境与情感 |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四月的时候,人间(指山下)的花已经凋谢了。 | 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 |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而山上的寺庙里,桃花才刚刚盛开。 | 点出山中与山下的季节差异,引出惊喜之感。 |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我常常遗憾春天已经离去,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 | 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失落。 |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却没想到,它竟然转到了这里。 | 表现诗人发现美景后的惊喜与欣慰。 |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民生疾苦。《大林寺桃花》便是他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之美的代表作之一。
五、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通过“人间”与“山寺”的对比,突出山中春意盎然的独特景象。
2. 情景交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使景物具有生命力。
3.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六、结语:
《大林寺桃花》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