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原文及翻译】一、
《待到山花烂漫时》是毛泽东的一首著名诗词,原名《七绝·咏梅》,创作于1961年。这首诗以梅花为意象,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和乐观态度。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描写,象征了革命者在困难时期依然坚持斗争、等待胜利的到来。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风雨将春天送走,飞雪迎来了春天的到来。 |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即使是在百丈高的冰崖上,仍有花朵傲然绽放。 |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它虽美丽却不争抢春光,只是报告春天的到来。 |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等到山花盛开的时候,它就在花丛中微笑。 |
三、作品背景与意义
毛泽东在1961年写下此诗,正值中国经历经济困难时期。他通过咏梅,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山花烂漫”则象征着最终的胜利与光明。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毛泽东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是其诗词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待到山花烂漫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现代中国诗歌中的重要篇章。它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奋斗精神和革命理想的礼赞。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追求光明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