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指什么】“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环保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关注。该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07年首次发起,最初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随后迅速扩展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人们被鼓励在晚上8:30至9:30之间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和电器,以减少能源消耗,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这一小时的行动虽然看似微小,但其象征意义重大,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倡导节能减排、提升环保意识的全球性公益活动。通过在特定时间关闭非必要电源,参与者不仅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项活动虽只持续一小时,却能引发深远的影响。
地球一小时简要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活动名称 | 地球一小时 |
| 发起组织 |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
| 发起时间 | 2007年 |
| 首次地点 | 澳大利亚悉尼 |
| 活动时间 | 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8:30-9:30 |
| 核心目的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节能减排 |
| 主要形式 | 关闭非必要照明和电器 |
| 全球参与 | 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
| 社会影响 | 唤醒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推动绿色生活理念 |
通过“地球一小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保行动的一部分,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