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简介是什么】《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这部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内容简明扼要,主要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尤其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字,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儿童和初学者学习。它不仅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现代人修身养性、提升个人品德的重要参考书籍。
《弟子规》简介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
| 作者 | 李毓秀(清代) |
| 修订者 | 贾存仁 |
| 成书时间 | 清代 |
| 字数 | 共1080字,360句 |
| 主题 | 儒家伦理道德,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 |
| 用途 | 儿童启蒙教育,家庭道德规范,个人修养参考 |
| 特点 | 语言简练,结构清晰,易于背诵和理解 |
《弟子规》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待人接物到自我修养,都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指导。在当今社会,虽然时代变迁,但其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弟子规》,不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