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译文和原文】《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内容主要讲述为人处世、家庭伦理与道德规范,是古代儿童学习礼仪与品德的重要教材。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以下将对《弟子规》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对应的译文,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字,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部分都围绕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展开,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本家庭教育手册,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 总叙 |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孔子教导我们,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言行谨慎,讲求信用,广泛地爱护众人,亲近有德之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
| 入则孝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父母呼唤时,要立刻回应;父母吩咐事情时,要立即去做,不能偷懒。 |
| 出则悌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兄弟之间要友爱,弟弟要恭敬兄长;兄弟和睦相处,就是孝顺的表现。 |
| 谨 |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太晚;人生易老,要珍惜时间。 |
| 信 |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说话要以诚信为先,欺骗和虚伪怎么可以呢? |
| 泛爱众 |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对待他人的父亲,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对待他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 |
| 亲仁 |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 能亲近有德之人,是非常好的事情;品德会日益进步,过错也会逐渐减少。 |
| 余力学文 |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 如果不实践道德,只一味学习文化,就会变得浮夸,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三、总结
《弟子规》虽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与指导。
将《弟子规》的原文与译文结合阅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内涵,也能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