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什么】在中国古代,词典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词汇整理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成体系的词典”则出现在汉代。本文将围绕“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尔雅》。它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解释词语意义的辞书。《尔雅》不仅对当时的语言进行了规范,还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和辞书编纂奠定了基础。
《尔雅》的内容涵盖了各种词汇分类,包括自然、社会、人物、行为等多个方面,其结构严谨,分类清晰,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因此,它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式辞书之一。
虽然在《尔雅》之后,出现了如《说文解字》(东汉·许慎)、《广雅》(三国·张揖)等更为系统的辞书,但《尔雅》作为开山之作,其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书名 | 《尔雅》 |
| 成书时间 | 战国至西汉之间(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 |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周公或孔子门人所作,后经多人增补 |
| 类型 | 中国最早成体系的词典/辞书 |
| 内容特点 | 分类解释词语,涵盖自然、社会、人物、行为等多方面 |
| 历史地位 | 被称为中国辞书之祖,影响深远 |
| 后续发展 | 后有《说文解字》《广雅》《玉篇》《康熙字典》等相继问世 |
| 学术价值 | 对古代汉语词汇、训诂学、文字学有重要贡献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尔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不仅在语言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也为后世辞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范本。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语言整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文化与学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