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出处】“东临碣石有遗篇”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原诗为: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然而,“东临碣石有遗篇”并非出自这首诗,而是后人对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化用或引申。
实际上,“东临碣石有遗篇”最早见于清代学者赵翼的《瓯北诗话》,他评论曹操的《观沧海》时说:“东临碣石有遗篇,海动天摇万古传。”这句诗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曹操诗歌成就和历史地位的经典语句。
“东临碣石有遗篇”这一说法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具体诗作,而是后人对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的引申与赞美。它常被用来表达对古代文人作品的敬仰,尤其是对曹操这类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学家的推崇。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东临碣石有遗篇 | 
| 出处 | 非直接出自某一首诗,常见于清代赵翼《瓯北诗话》中的评论 | 
| 原意 | 引用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句,表达对历史名篇的赞赏 | 
| 作者 | 赵翼(清代) | 
| 原诗背景 | 指曹操《观沧海》一诗,描写其登临碣石山时的壮阔景象 | 
| 后世影响 | 成为形容历史名篇、文人风骨的常用语句 | 
| 文学价值 | 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东临碣石有遗篇”虽非原文,但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