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应该怎么读】“牍”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汉字,很多人在阅读古文或历史资料时会遇到这个词。那么,“牍”应该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下面我们将从发音、含义和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
“牍”是汉语中的一个形声字,拼音为 dú,属于第二声(阳平)。它在古代多用于指书写材料,如竹简、木片等,后来也引申为书信、文书等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牍”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会出现,比如“尺牍”、“书牍”等词语,通常用来表示书信或文稿。
二、表格展示
|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部首 | 笔画 | 含义 | 用法举例 |
| 牍 | dú | 第二声(阳平) | 木 | 9画 | 古代书写材料;书信、文书 | 尺牍、书牍、奏牍 |
三、拓展说明
1. 发音规则
“牍”的拼音为 dú,注意不要误读为“dù”或“dǔ”。其声母为 d,韵母为 u,声调为第二声,读音较为平缓。
2. 字形结构
“牍”由“木”和“渎”组成,属于形声字。“木”表示与木材有关,“渎”表声,整体表示古代用于书写的木片或竹简。
3. 常见词语
- 尺牍:古代书信的别称,常用于文人之间通信。
- 书牍:指书信或文稿。
- 奏牍:臣子向皇帝上奏的文书。
4. 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牍”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古籍研究或正式公文中,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
四、结语
“牍”字虽然不常见,但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传统文化。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这个字,记住它的正确发音是 dú,并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准确掌握“牍”的读音与用法,避免常见的误读和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