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讲解】《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早期作品,创作于他青年时期。这首诗以雄浑壮丽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巍峨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一、诗歌原文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
《望岳》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壮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胸怀大志、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名句,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远大抱负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杜甫 |
| 朝代 | 唐代 |
| 体裁 | 五言古诗 |
| 创作背景 | 杜甫年轻时游历山东,登泰山所作 |
| 主题思想 | 赞美泰山之壮丽,抒发诗人远大志向 |
| 名句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表现手法 | 比喻、夸张、拟人、对仗 |
| 诗歌风格 | 雄浑豪放,情感真挚 |
| 诗歌影响 | 成为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后世广为传诵 |
四、赏析要点
1. 意象丰富:诗中“岱宗”、“齐鲁”、“阴阳”等词语,营造出浓厚的地理与自然氛围。
2.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泰山的仰望,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3. 结构严谨:全诗四联八句,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情感逐步升华。
4.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却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五、结语
《望岳》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杜甫早年对人生的憧憬与追求。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