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2025-11-01 21:41:33

问题描述: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21:41:33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小康”一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相对富裕、安定的生活状态。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小康”一词最早究竟出自何处。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出发,对“小康”一词的起源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出处与含义。

一、

“小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礼记》。在《礼记·礼运》篇中,“小康”被用作一种理想社会状态的描述,与“大同”相对。此后,在历代儒家经典和文人著作中,“小康”逐渐成为描述社会生活水平和政治治理目标的重要词汇。

在现代语境下,“小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概念的普及与应用。

二、表格:小康一词的出处与含义

出处 文献名称 内容节选 含义说明
《礼记·礼运》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描述一种比“大同”稍逊的理想社会状态,强调家庭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诗经·大雅·民劳》 《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表达人民希望生活安定、不再劳苦的愿望。
《汉书·食货志》 《汉书》 “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故圣人制礼,以防其欲,以养其德,使民知义而安于其业。于是乎有‘小康’之说。” 引申为社会相对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现代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我们要努力实现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指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目标。

三、结语

“小康”一词虽然源于古代经典,但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社会治理理想,到现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理解“小康”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