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曳屣中的曳是什么意思】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理解它们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其中,“负箧曳屣”是一句常见的古文表达,出自《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本文将对其中的“曳”字进行详细解析,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负箧曳屣”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一篇赠序,讲述了自己早年求学的艰辛经历,旨在鼓励后人勤奋学习、不畏艰难。
原文节选如下: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然文中没有直接出现“负箧曳屣”,但该成语常被引用,用于描述古人求学的艰苦与坚韧精神。
二、“负箧曳屣”整体含义
“负箧曳屣”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形容行路艰难、求学不易的样子。其中,“负”指背负,“箧”是书箱,“曳”是拖着,“屣”是鞋子。
三、“曳”的具体解释
“曳”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但在“负箧曳屣”中,其意为“拖着、拉拽”。它表示一种缓慢而艰难的动作,体现出求学者在路上跋涉的辛苦。
四、总结与表格展示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说明 | 
| 曳 | yè | 拖着、拉拽 | 《送东阳马生序》 | 表示行走艰难,动作缓慢 | 
| 负 | fù | 背负 | 《送东阳马生序》 | 表示背负书箱 | 
| 箧 | qiè | 书箱 | 《送东阳马生序》 | 古代装书的箱子 | 
| 屣 | xǐ | 鞋子 | 《送东阳马生序》 | 表示穿鞋行走 | 
五、结语
“负箧曳屣”不仅是一种形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体现了古代学子不畏艰险、勤奋求学的态度。其中“曳”字虽小,却在整句话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通过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把握古文内容,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