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成语解释】“高山流水”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常用来形容知音难觅、情谊深厚或音乐高妙。
成语出处
成语“高山流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中关于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因世上再无知音。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高山流水”的来源,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刻的默契与理解。
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高山 | 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崇高、坚定 |
| 流水 | 指奔流不息的江河,象征灵动、深远 |
| 高山流水 | 原指音乐高妙,后引申为知音难觅、友情深厚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描述音乐或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理解。
- 例句:
- 他俩虽然素未谋面,但一见如故,真可谓“高山流水”。
- 这首曲子演奏得惟妙惟肖,仿佛让人听见了“高山流水”。
成语寓意
“高山流水”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对“知音”这一概念的完美诠释。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彼此理解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人对艺术与情感的高度重视。
总结
“高山流水”既是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人际关系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多么珍贵。无论是音乐还是人生,都需要一颗能感知他人内心的心。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高山流水 |
| 出处 | 《列子·汤问》 |
| 含义 | 知音难觅、情谊深厚、音乐高妙 |
| 用法 | 谓语、定语、宾语 |
| 寓意 | 强调理解与共鸣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