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知识点】在高中化学选修四中,化学平衡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还与反应速率、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密切相关。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此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方向进行,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 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影响因素 | 对平衡的影响 | 原理说明 |
| 浓度变化 |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方向移动 |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系统会通过调整来抵消外界变化 |
| 压强变化 | 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较少的一侧移动;反之则向气体分子数较多的一侧移动 | 气体体积变化影响体系压力,从而影响平衡位置 |
| 温度变化 |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 化学平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温度变化会影响其方向 |
| 催化剂 | 不改变平衡状态,只加快达到平衡的速度 | 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
| 其他因素 | 如加入惰性气体(恒容时不影响)等 | 在恒容下加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加但各组分浓度不变,不影响平衡 |
三、化学平衡常数(K)
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 表达式:对于反应 $ aA + bB \rightleftharpoons cC + dD $,平衡常数为
$$
K = \frac{[C]^c [D]^d}{[A]^a [B]^b}
$$
- 特点:
- K 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浓度、压强等变化而变化。
- K 大,说明生成物浓度高,反应进行得比较彻底。
- K 小,说明反应物浓度高,反应进行得不彻底。
四、化学平衡的计算
1. 起始浓度: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浓度。
2. 变化浓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3. 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加上或减去变化浓度后的最终浓度。
通过设立变量,列出三行表(初始、变化、平衡),可以求解出平衡时的浓度及平衡常数。
五、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包括:
- 浓度-时间图:显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 速率-时间图:显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判断平衡建立过程。
- 转化率-温度/压强图:反映不同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变化情况。
六、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在密闭容器中,将 2 mol A 和 1 mol B 加入,发生反应:
$ A(g) + 2B(g) \rightleftharpoons C(g)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解析:
| 物质 | 初始浓度 (mol/L) | 变化浓度 (mol/L) | 平衡浓度 (mol/L) |
| A | 2 | -x | 2 - x |
| B | 1 | -2x | 1 - 2x |
| C | 0 | +x | x |
根据题意,x = 0.5,代入公式:
$$
K = \frac{[C]}{[A][B]^2} = \frac{0.5}{(2 - 0.5)(1 - 2×0.5)^2} = \frac{0.5}{(1.5)(0)^2}
$$
注意:此题中,若 B 的浓度变为 0,则反应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应重新检查数据合理性。
七、总结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选修四中的核心内容,理解其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平衡常数以及相关计算方法,有助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解决各类化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