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给与的区别运用是什么】“给予”和“给与”这两个词在日常使用中经常被混淆,尤其是在书面表达中。虽然它们都与“给”有关,但在语义、用法和搭配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本文将从词义、语法功能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词义对比
| 词语 | 含义 | 侧重点 |
| 给予 | 表示把某物交给他人,强调主动施予的行为 | 强调动作的主动性,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 |
| 给与 | 同样表示“给予”,但更偏向于抽象的、非物质的施予 | 更常用于抽象概念,如“权利、机会、支持”等 |
二、语法功能对比
| 项目 | 给予 | 给与 |
| 词性 | 动词 | 动词 |
| 搭配对象 | 具体事物、人、抽象概念 | 多为抽象概念(如“权利、机会、支持”) |
| 使用频率 | 高,广泛用于各种语境 | 低,多见于正式或书面语中 |
| 可否带宾语 | 可以 | 可以,但较少单独使用 |
三、常见搭配举例
| 搭配 | 例子 | 是否常用 |
| 给予 | 给予帮助、给予支持、给予鼓励 | ✅ 常用 |
| 给与 | 给与机会、给与权利、给与尊重 | ✅ 较为正式,不常见 |
四、使用建议
1. 日常口语和一般写作:优先使用“给予”,因为其使用范围广、搭配灵活。
2. 正式或书面表达:在涉及抽象概念时,可以考虑使用“给与”,但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
3. 避免混淆:不要将“给与”用于具体物品或行为的描述,否则会显得生硬或不自然。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给予 | 给与 |
| 词义 | 主动施予 | 抽象施予 |
| 用法 | 广泛 | 正式、书面 |
| 搭配 | 具体/抽象 | 抽象为主 |
| 语气 | 中性 | 稍正式 |
| 频率 | 高 | 低 |
总之,“给予”和“给与”虽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语境和表达对象选择合适的词语。掌握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