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

2025-11-06 05:17:00

问题描述: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05:17:00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处】“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原文为:“夫圣人之治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后世在引用时,常简化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指只要对百姓有利,就不必拘泥于古代的制度或方法。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治理理念,强调改革和创新应以实际效果为导向,而非盲目遵循旧规。其背后蕴含着一种务实、灵活的思想态度,对后世的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是《淮南子》中表达的一种改革精神,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必拘泥于古法。这一思想在历代政治实践中被广泛借鉴,尤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制度革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
原文 “夫圣人之治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简化说法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含义 只要对百姓有利,就不必拘泥于古代的制度或方法
思想核心 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务实灵活
影响领域 政治、法律、教育等
现代意义 鼓励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践效果优先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现实时,应以民为本,勇于突破传统束缚,追求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