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古诗出塞的解释及原文

2025-11-06 14:26:59

问题描述:

古诗出塞的解释及原文,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14:26:59

古诗出塞的解释及原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以其雄浑悲壮的风格和深沉的历史感著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一、原文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诗句解释

句子 解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代的明月照耀着汉代的关隘,象征着边塞历史的悠久与战事的频繁。
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远赴万里之外的边塞,却未能归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
但使龙城飞将在 如果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就能抵御外敌。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让敌人的战马越过阴山,表达对和平的期盼与对边防的重视。

三、诗歌背景与主题

《出塞》写于唐朝鼎盛时期,但边疆战事不断,百姓深受其害。王昌龄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赞美,也反映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反思。

四、总结

《出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与战争的残酷。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悠长,也暗示了边塞战事的连绵不断。“但使龙城飞将在”则寄托了诗人对良将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拥有强大的防御力量,保护百姓安宁。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诗名 出塞
作者 王昌龄(唐代)
类型 边塞诗
主题 战争、边塞、和平、历史反思
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历史背景 唐朝边疆战事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边塞的苍凉与壮阔,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