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是指几岁】“古稀”是一个常见的中文词汇,常用于形容年老之人。在古代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古稀”常常被用来指代一个人的年龄,但具体是多少岁,却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本文将对“古稀”一词进行详细解析,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展示其含义。
一、什么是“古稀”?
“古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中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能活到七十岁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古稀”便逐渐成为“七十岁”的代称。
从字面来看,“古”表示“古代”,“稀”表示“稀少”,合起来就是“古代难得的年龄”,即“七十岁”。
二、“古稀”具体指的是多少岁?
根据历史文献和诗词中的使用,“古稀”通常指的是70岁。这个说法源于古人寿命普遍较短,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人非常稀少,因此“古稀”也就成为了对高龄老人的一种尊称。
三、相关年龄称谓对照表
| 年龄 | 称谓 | 含义说明 |
| 20 | 弱冠 |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 |
| 30 | 而立 | 三十岁,意为“有所成就” |
| 40 | 不惑 | 四十岁,意为“不迷惑” |
| 50 | 知天命 | 五十岁,懂得天命之道 |
| 60 | 花甲 | 六十岁,因六十干支循环一次 |
| 70 | 古稀 | 七十岁,古代罕见的高寿 |
| 80 | 耄耋 | 八十岁以上,泛指高龄老人 |
四、结语
“古稀”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年龄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平均寿命状况。如今,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七十岁已经不再是“稀有”的年龄,但在传统文化中,“古稀”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古稀”明确指的是70岁,是古代对高龄的一种尊称与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