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内容深邃,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了解其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由于音同或形近而借用其他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在《赤壁赋》中,存在一些通假字,需特别注意。
| 通假字 | 本字 | 意思 |
| “属” | “嘱” | 嘱托、劝告 |
| “缪” | “缭” | 缠绕 |
| “冯” | “凭” | 凭借、依靠 |
| “离” | “罹” | 遭遇 |
示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其中“寄”原为“济”,但此处为引申义,不属通假。
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语境下,某些词根据表达需要临时改变其词性或语法功能。在《赤壁赋》中,常见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等。
| 活用类型 | 词语 | 释义 |
| 名词作动词 | 舍舟楫 | 舍弃船桨 |
| 形容词作动词 | 清风徐来 | 清爽的风慢慢吹来(“清”为形容词作状语) |
| 使动用法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
| 意动用法 | 羡长江之无穷 | 对……感到羡慕 |
示例: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渔樵”是名词作动词,意为“打渔砍柴”;“侣”“友”为意动用法,表示“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三、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某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不同,学习时需要注意其演变过程。
|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 丈夫 | 成年男子 | 妻子的配偶 |
| 江山 | 江河与山岭 | 泛指国家或政权 |
| 于是 | 在这时 | 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
| 美人 | 美丽的人 | 美貌女子 |
| 比较 | 相比 | 比较、对比 |
示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美人”在文中并非指女性,而是象征理想或美好事物。
总结
《赤壁赋》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蕴含丰富的语言现象。通过分析其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这些语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
表格总结:
| 类型 | 示例词语 | 说明 |
| 通假字 | 属、缪、冯、离 | 音同或形近字替代本字 |
| 词类活用 | 舍舟楫、侣鱼虾、友麋鹿 | 词性转换,增强表达效果 |
| 古今异义 | 丈夫、江山、于是 | 古今意义差异明显 |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读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提升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