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作者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启蒙读物,内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它不仅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儿童教育,至今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代学者李毓秀(1644—1722),字子潜,号采三,山西新绛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和著述,虽未中举,但因其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内容,整理编纂成《弟子规》,旨在为儿童提供一套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
《弟子规》作者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书名 | 《弟子规》 |
| 原名 | 《训蒙条仪》 |
| 作者 | 李毓秀 |
| 生卒年 | 1644—1722 |
| 籍贯 | 山西新绛 |
| 身份 | 清代学者、教育家 |
| 学术背景 | 精通儒家经典,重视伦理教育 |
| 主要贡献 | 编纂《弟子规》,推广传统道德教育 |
| 写作目的 | 为儿童提供行为规范与道德指导 |
| 影响范围 | 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教育,至今仍广泛流传 |
李毓秀虽非显赫名人,但他所编写的《弟子规》却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启蒙教材之一。其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因此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广为流传。今天,《弟子规》不仅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